鸿雁归乡展宏图 共谋发展谱新篇-新华网
新闻
2024 06/28 10:35:55
来源:海东日报

鸿雁归乡展宏图 共谋发展谱新篇

字体:

  “世界再大,这里是家;走得再远,总有牵挂。我们深切感受到每一位在外发展的海东人,都发自内心地热爱、关心、支持海东,都期盼海东更加蓬勃、更加兴旺。”6月27日,海东籍在外专家人才恳谈会上,海东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张琰在致辞中由衷感慨。

  这是一场充满活力的人才交流,这是一场共向未来的盛情邀约。当日,来自省内外的百名海东籍在外专家相聚河湟,共忆往昔、续乡情乡缘、看家乡变化、献良计良策、谋未来发展。

  出生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“大国工匠”田得梅是“国宝级技工”,她带领白鹤滩水电站天车班的全体成员不断钻研改进吊装工艺,一次性顺利完成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转子吊装,展现了海东儿女的最美英姿。

  出生在乐都区的俄罗斯自然科学外籍院士、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委员、总工程师潘彤,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,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。他不忘回馈家乡,经常为海东市地质灾害防治建言献策、传经送宝。

  出生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青海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马维胜,积极引导民大教授参与海东“校企双聘”合作计划,去年省内三所高校的24名“科技副总经理”,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和优势,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,带动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,成为了“校企合作、产学共赢”的典范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海东历史悠久、文化灿烂、人杰地灵,自古以来是青藏高原上人才辈出的地方。显而易见,河湟儿女“耕读传家”的传统美德,延续了南凉古都的千年文脉,更为海东积淀下崇文重教、尊重人才的基因,造就了如今的海东,人才济济,灿若繁星,各领风骚。

  海东作为年轻的城市,经过撤地设市十余年的发展实践,全市上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才对发展的重要性,近年来通过举办人才交流活动,出台支持保障政策,建立人才库,设立人才站,努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。

  张琰表示,今天的海东,政策在集聚、观念在转变、环境在优化,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人才、更加需要各位专家人才的鼎力支持,海东也正在建立海东籍在外专家人才库,努力把政策的水浇足、把管理的土松好、把资金的肥施够,为海东人反哺家乡搭建平台、提供保障。

  悠悠天宇旷,切切故乡情。无论身在何方,海东人对河湟故里总有无法割舍的根。

  “如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,推进西部大开发,人才是关键。在我看来,故乡也是我们大展作为、有力可为的一方沃土,今天的与会人员很多都是各行各业优秀的精英,或商界精英、或能工巧匠、或科技翘楚,由于各种原因,尽管离开家乡出去打拼,但我们对家乡的风物依然有着特殊的感情。”互助籍返乡创业代表文海炜表示,如果能以乡愁为纽带,通过各种形式为家乡服务,就能够为乡村振兴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、资金、市场和信息,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。同时,大家也可以在乡村振兴这个巨大的舞台上,充分发挥才智,在乡村振兴中成就一番事业。

  高校学子代表沈德鑫激动地说道:“家乡要发展,乡村要振兴,就需要青年勇担重任、奉献青春,需要青年用脚步丈量家乡大地,用实干回应家乡需求,在实际行动中为家乡事业发展贡献青春才智。过去,家乡用母亲般的温暖、深厚的文化和厚重的精神滋养了我们。今天,我们也应将学到的本领服务于海东发展。”

  当天,现场还举行了专家人才与县区签约活动,同时聘任马成俊、李生滨、王心华为海东市招商引才大使。

  水积而鱼聚,木茂而鸟集。

  今天的海东,“青海零碳大数据产业实验室”挂牌成立,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,城市在奔跑,产业在奔跑,干部在奔跑,绿色算力、大数据中心等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,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空间、创造了新机遇。

  各方英才奋斗在高原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、活跃在全省“菜篮子”工程主战场、献智在“西繁东育”承接地,为兰西城市群中部崛起倾力奉献智慧,助力海东尽情绘就山水田园、生态绿色、宜业宜居、创新活力、城乡统筹的时代画卷。(记者 韩世伟)

  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丁学良】